“專精特新”小巨人評審指標、申報流程是怎樣的?
在了解“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流程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
何為“專精特新”企業?
專精特新企業定義:是指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特征的工業中小企業。企業規模符合國家《中小企業劃型標準》(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的規定。
1“?!?/strong>是指采用專項技術或工藝通過專業化生產制造的專用性強、專業特點明顯、市場專業性強的產品。其主要特征是產品用途的專門性、生產工藝的專業性、技術的專有性和產品在細分市場中具有專業化發展優勢。
2“精”是指采用先進適用技術或工藝,按照精益求精的理念,建立精細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通過精細化管理,精心設計生產的精良產品。其主要特征是產品的精致性、工藝技術的精深性和企業的精細化管理。
3“特”是指采用獨特的工藝、技術、配方或特殊原料研制生產的,具有地域特點或具有特殊功能的產品。其主要特征是產品或服務的特色化。
4“新”是指依靠自主創新、轉化科技成果、聯合創新或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方式研制生產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其主要特征是產品(技術)的創新性、先進性,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較高的附加值和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
“專精特新”的認定標準是什么呢?
1原則上注冊并經營兩年以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符合國家中、小、微型企業劃分標準,擁有“專精特新”產品(技術)并生產經營狀況良好。
2產品(技術)符合國家標準,特殊行業的要符合國家相關規定;新產品(技術)須經過專門機構認定,有合法有效的注冊商標且進入市場(技術運用)一年以上。
3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技術政策和相關行業政策。
4符合本辦法“專精特新”定義的相應內容。
5在市場、質量、效益或發展等方面處于同行業領先水平,具備先進性和示范性。
可見,“專精特新”既是認定標準,也是企業發力的方向。
專精特新“小巨人”,更是對企業和企業產品、服務的多維引導,是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
1、主要指代那些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中高端產業領域的尚處發展早期的小型企業,它們始終堅持專業化發展戰略,普遍具有經營業績良好、有科技含量高、設備工藝先進、管理體系完善、市場競爭力強等特點。
2、并且極具發展潛力與成長性,有望在未來成為相關領域國際領先的企業。
專精特新小巨人特點:
1、經濟效益:上年度企業營業收入在1億元至4億元之間,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或凈利潤的平均增長率達到10%以上,企業資產負債率不高于70%。
2、專業化程度:(1)企業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達到3年及以上,其主營業務收入占本企業營業收入的70%以上,主導產品享有較高知名度。(2)且細分市場占有率在全國名列前茅或全省前3位(如有多個主要產品的,產品之間應有直接關聯性)。
3、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創新能力:
(1)近2年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在同行業中名列前茅。
(2)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5%,至少獲得5項與主要產品相關的發明專利,或15項及以上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
(3)近2年企業主持或者參與制(修)訂至少1項相關業務領域國際標準、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
(4)企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科技成果,具備良好的科技成果轉化能力。(5)企業設立研發機構,具備完成技術創新任務所必備的技術開發儀器設備條件或環境(設立技術研究院、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工程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
4、經營管理:
(1)企業有完整的精細化管理方案,取得相關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采用先進的企業管理方式,如5S管理、卓越績效管理、ERP、CRM、SCM等。
(2)企業實施系統化品牌培育戰略并取得良好績效,擁有自主品牌,獲得省級及以上名牌產品或馳名商標1項以上。
(3)企業產品生產執行標準達到國際或國內先進水平,或是產品通過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品認證(國際標準協會行業認證)。(4)企業已建立規范化的顧客滿意度評測機制或產品追溯體系。
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評審指標:?
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準備好材料,交由市經信局進行初核,并推薦至工信部參與終審,初核指標類別:
1、必備指標4項,缺一不可:
(1)注冊滿3年以上,符合《中小企業劃型標準》且上年度營業收入1億元以上。獲得當地省、市專精特新稱號的企業優先推薦,參評企業需未獲得過工信部公布的制造業單項冠軍。
(2)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70%以上。
(3)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達到3年及以上,企業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位于全省前3位。(4)企業三年內未發生過安全、質量、環境污染事故等違法記錄。
2、可選指標10項,至少6項符合:
(1)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或凈利潤平均增長率10%以上。
(2)資產負債率不高于70%。
(3)截至2020年底,擁有與主要產品相關的有效發明專利(含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2項或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5項及以上。
(4)近2年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不低于3%。
(5)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5%。
(6)企業獲得國家有關部門認定的特色稱號(稱號名稱參照附件2:申報書第五部分第三條內容)。
(7)取得相關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8)產品生產執行國際、國內、行業標準等,或產品通過發達國家和地區認證。
(9)擁有自主品牌。
(10)至少1項核心業務采用信息系統支撐。
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流程:
1、申報采取網上填報與紙質報送相結合的方式。
2、網上填報:企業通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線報送系統,在線填寫并上傳相關材料。3、提交紙質材料:企業通過網上填報后,提交紙質材料(裝訂成冊,一式三份,所有復印件加蓋申報單位公章),并現場拷貝電子版。紙質材料包含以下內容,請按順序膠裝成冊,一式三份:
必選項:
(1)封面(注明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稱、主導產品名稱、企業地址、聯系人、聯系方式、申報時間等信息)。
(2)附件2:2021年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請書(不需膠裝,單獨提交,請與申報系統填報資料保持一致)。
(3)營業執照復印件。
可選項:對照一下10項可選指標(至少6項符合),根據企業實際情況提供相關佐證材料:
(1)2019、2020年度審計報告復印件(需包含研發費用專門項,或提供研發費用的專審報告)、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年度)。
(2)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或排名的佐證材料(政府機構、行業協會發布的官方文件或說明)。
(3)知識產權相關證書復印件(發明專利、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等)。
(4)研發人員名單(包含姓名、部門、職務、學歷)、社保繳交證明(匯總表,稅務機構機器打?。?、研發人員社保繳交記錄(詳單)。
(5)特色稱號佐證材料(工業文化遺產、地理標志產品、中華老字號、非物質文化遺產、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其他,提供由頒發部門提供的官方文件)。
(6)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7)產品執行的標準或通過發達國家和地區認證的證書。
(8)商標注冊證書。
(9)核心業務采用信息系統支撐相關說明及佐證材料。
(10)近三年內獲得的省級(副省級)以上獎勵和榮譽證書等(如:專精特新企業認定文件(紅頭文件、牌匾、通知網頁截圖等))。
